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聚焦亚洲气候,揭示了若干令人震惊的气候变化指标。除积雪覆盖范围缩减外,报告还提到了创纪录的气温,以及亚洲高山地区23条冰川出现的负质量平衡。值得庆幸的是,早期预警系统已取得成效,为易受洪水影响的社区提供了救生警报。
作者: Debabrat Sukla and Sunipa Das Gupta
译者:甘蕊
发布日期:2025 年 7 月 15 日 |⏲ 6 分钟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24 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预测,亚洲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将日益恶化,其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该报告的研究结果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的《2025 年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HKH)积雪更新》(2025 HKH Snow Update)和《2025 年季风展望报告》(2025 Monsoon Outlook)相互印证,这两份报告均预测,亚洲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区(HKH)发生(与水有关的)灾害的可能性将不断上升。
联合国负责气候、天气和水资源事务的权威机构指出,亚洲大陆 “正遭受气温上升和极端天气的严重冲击”,从持续热浪、干旱到暴雨等极端天气在整个大陆造成了 “浩劫”“重大人员伤亡”“破坏” 以及 “严重的经济和农业损失”。
2024 年亚洲的洪水是 1949 年以来记录到的最严重的降水相关事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有 480 万人受到干旱影响,缅甸创下了 48.2℃的新高温纪录,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出现了自 1959 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质量亏损,此外还有其他诸多灾害。
在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24 座亚洲高山冰川中有 23 座持续出现质量亏损。尼泊尔大部分地区、中国西藏自治区以及印度锡金等喜马拉雅中部高海拔地区,因冬季降雪减少和夏季极端高温,冰川亏损加剧。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发现,2024 年亚洲从西部到东部存在一条积雪覆盖范围(SCE)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带,喜马拉雅中部和中段以积雪覆盖范围负异常为主。与此同时,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2025 年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HKH)积雪更新》指出,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3 月是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二十年来积雪最少的季节,积雪持续时间减少了 23.6%,而且这是该地区连续第三年出现积雪负异常。在湄公河(-51.9%)、雅鲁藏布江(-27.9%)、长江(-26.3%)、恒河(-24.1%)、阿姆河(-18.8%)、印度河(-16.0%)等河流流域均出现了持续的异常,情况令人担忧。这些流域的季节性融雪对农业、水力发电和其他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遥感专家谢尔·穆罕默德(Sher Muhammad)表示:“这些观测结果与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的整体情况基本一致。在该地区,季节性融雪平均约占年度河流流量的 25%,在西部流域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 然而持续的积雪不足正在侵蚀这一关键水源,引发初夏水资源短缺、热应激以及下游社区的担忧。”
对于中国和阿富汗等长期面临水资源紧张和干旱的国家来说,此情况更令人担忧。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2024 年,阿富汗西部和西南部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与长期干旱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中国云南省和四川省南部经历了冬春连旱,2024 年 8 月,四川、长江流域和重庆的旱情加剧,造成经济损失 28.9 亿元。持续低于正常水平的降水是造成这些干旱的主要原因。
尽管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2024 年的降水异常存在显著差异 —— 巴基斯坦西南部的俾路支省和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降雨量高于正常水平,而中国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及巴基斯坦西部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 —— 但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的《2025 年季风展望》预测,2025 年 6 月至 9 月,大多数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国家的夏季季风将更加潮湿炎热,世界气象组织报告中确定的 2024 年降水异常热点地区将保持不变。
例如,尼泊尔在 2024 年因降雨过多发生了泥石流、内涝和泥沙淤积,遭受了重大破坏和经济损失,今年可能再次出现高于平均水平的降雨量;印度、中国西藏自治区以及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该国在 2024 年也受到了降水引发的洪水威胁)情况类似。另一方面,预计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国家 / 地区包括已经遭受干旱影响的阿富汗,其西部地区可能持续严重干旱。
同时,《季风展望报告》预测,2025 年 6 月至 9 月期间,包括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在内的南亚地区,气温异常将较长期平均值高出 0.5℃至 2℃。此预测基于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该报告显示 2024 年中国、印度、缅甸将频繁遭遇热浪,同时亚洲海面温度上升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所有这些报告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加速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可逆转影响下,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和灾难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因此,采取前瞻性的救生和支持行动已刻不容缓。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斯特・绍罗教授(Celeste Saulo)在这一背景下表示,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及其合作伙伴的工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减少灾害风险负责人萨斯瓦塔・桑亚尔表示:“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正确地强调了在气候引发的灾害不断升级情况下,采取前瞻性行动的迫切需求。这种积极主动的方法对于在灾害完全爆发前预测和减轻其影响至关重要。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近期加入了政府间组织前瞻性行动合作机制,旨在进一步在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在预测到危险事件之前采取行动,防止或减少对生命、生计和人道主义需求的影响’。这将直接增强社区应对该地区日益增加的暴雨、山洪和其他与水相关的灾害威胁的能力。”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冰冻圈与水资源负责人妮拉·什雷斯塔·普拉丹(Neera Shrestha Pradhan)回顾了 2024 年季风洪水对从加德满都到特莱平原等地社区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并强调了 ICIMOD 在加强预防性行动方面的积极举措:“ICIMOD 正在为全球早期预警系统(EW4All)倡议贡献力量,并与其四大支柱相契合——从投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减轻洪水影响,到确保本地化和基于社区的应对措施。ICIMOD 认识到,仅靠早期预警是不够的,因此正致力于通过促进社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加强前瞻性早期行动和备灾工作。我们还与合作伙伴一起试行游戏化的培训方法,使学习更具互动性和影响力。这些努力旨在增强我们地区应对日益增多的洪水事件和多重灾害风险的持久韧性。”
世界气象组织的《2024 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发布之际,恰逢 2025 年波恩气候变化大会(SB62)召开,该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重要的年中会议,于 6 月 16 日至 26 日在德国波恩举行。这是即将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筹备活动,特别强调适应问题,并为该大会设定议程。
完整新闻稿请见:https://www.icimod.org/press-release/state-of-the-climate-in-asia-2024-icimod-response-to-wmo-flagship-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