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中国年度简报(2024年第二期)

2025年2月12日

七月

云南农科院与ICIMOD签署谅解备忘录

2024年7月4日 | ICIMOD总部

2024年7月4日,ICIMOD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简称“云南农科院”)正式签署协议,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此次合作将充分利用中国在农业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成果,特别是在山区农业方面的经验,将适用的技术推广到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推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Photo: 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

签约仪式结束后,云南农科院的六人代表团参观了ICIMOD的“生态山地实验室”(全称Living Mountain Lab,简称LML),这是一个专注于气候适应型农业的示范和创新基地。通过此次访问,云南农科院代表深入了解了可持续农业实践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针对山地环境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方案。

了解更多: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ICIMOD partner to advance mountain agriculture

云南农科院副院长李小林带队赴尼访问相关学术机构


中国专家参加SANDEE第47届半年研究及培训研讨会

2024年7月8-11日 | 斯里兰卡尼甘布

作为研究能力与学术领导力发展活动的一部分,(全称South Asian Network for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简称 SANDEE)于2024年7月8日至11日在斯里兰卡尼甘布举办了第47届半年研究及培训研讨会。

会上,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田兵伟发表了主旨演讲。他重点介绍了四川大学在减灾风险管理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为未来与SANDEE秘书处的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IDMR)助理研究员黎秋杉也参加了该研讨会,并就其研究课题“灾后重建: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分析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模拟”进行了分享。


两位中国专家参与政策简报写作研讨会

2024年7月11-13日 | 巴基斯坦科萨尔大学穆里分校

本次政策简报写作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巴基斯坦、中国和尼泊尔的政府机关、私营部门、研究人员、民间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成员等相关利益方,共同头脑风暴并撰写政策简报。此次活动基于2023年由ICIMOD在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开展的关于山地旅游与气候变化的评估工作,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23年全球盘点综合报告及TPCC《2023年旅游与气候变化评估》保持一致。

ICIMOD还与各国合作伙伴合作,将山地旅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或文件。为此,本次研讨会将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式咨询、讨论和撰写过程,最终形成相关的政策文件。

来自中国云南大学王文玲和胡劭骥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了解更多:

Promoting sustainable mountain tourism for climate–resilient future and green circular economy  


ICIMOD总干事率代表团参加中国活动,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024年7月19-25日 | 四川省和云南省

A) 参加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产品质量安全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的开幕式; 访问了四川农业科学院

2024年7月20日,ICIMOD总干事白马·嘉措率团队赴成都参会。此次会议为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年学术交流会,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简称 “四川农科院” )和ICIMOD共同主办,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承办,以 “砥砺奋进强科技 共享农安新未来” 为主题。

会议期间,IMASTIA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来自ICIMOD、四川农科院、尼泊尔农研委、印度锡金大学、巴基斯坦巴哈德因·扎卡里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150名代表出席了活动。

ICIMOD总干事白玛·嘉措担任IMASTIA理事会副主席,ICIMOD作为联合主办方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结束后,四川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与ICIMOD总干事白马·嘉措等双方主要代表就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了解更多:

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在成都成立

SAAS: https://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content.asp?id=57721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https://www.sckjw.com.cn/info/cf1150b2a491430dac7a02402ec8d9f8

Farmers’ Daily: https://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content.asp?id=57698

https://szb.farmer.com.cn/2024/20240726/20240726_003/20240726_003_3.htm

China Food Safety News: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533/257628.html

International Online: https://sc.cri.cn/n/20240722/67b8e309-48c4-ae5d-1b8d-d59d532317c7.html

2)ICIMOD总干事访问山地未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左:山地未来中心主任许建初,右:ICIMOD总干事白玛·嘉措

在结束四川之行后,ICIMOD总干事白玛·嘉措于7月22日至24日访问了红河县的山地未来中心,以及位于昆明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在此次访问期间,白马会见了山地未来中心主任许建初,以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了解更多: 与ICIMOD深化合作,共筑山地发展之路


ICIMOD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举办草地研讨会;参与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揭牌仪式

2024年7月24-30日 | 中国成都及红原县

ICIMOD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简称“成都生物所”)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富碳湿地可持续管理:科学合作、经验分享与未来区域协作规划”的活动。该活动于2024年7月25日至29日在中国四川省红原县举行,汇聚了区域内的专家,旨在推动科学合作、交流最佳实践,并规划未来湿地可持续管理的协作计划。

ICIMOD“多效益牧场管理”团队的易邵良,Srijana Joshi、Sachin Manandhar、Indu Chitrakar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他们还参加了由成都生物所主办的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揭牌仪式,仪式上围绕泥炭地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学术报告。

此外,ICIMOD团队参观了由成都生物所管理的若尔盖湿地研究设施和野外观测点,以及红原县的湿地修复与保护项目。

100多名地方政府代表、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当地社区成员参与了该活动,为促进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可持续湿地管理提供了一个包容性的平台。

了解更多:

Across China: Chinese scientists research on protecting, restoring high-altitude wetlands-Xinhua (news.cn)

Chinese scientists research on protecting, restoring high-altitude wetlands (xinhuaxmt.com)


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ICIMOD主办会议

2024 年 7 月 29-30 日 | 加德满都

Photo: 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

2024年7月28日至8月3日,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在加德满都召开主题为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Regions” 的国际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主办,特里布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长江大学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旨在引起对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全称Hindu Kush Himalaya,简称HKH)地区的关注,并促进该关键区域内的研究合作与伙伴关系的拓展。此次会议涵盖了多个对HKH地区至关重要的主题,包括 “加速HKH地区水电行业气候韧性”的区域对话”(Regional Dialogue on Accelerating Climate Resilience in the Hydropower Sector of the HKH Region),该对话强调了在气候变化带来越来越大风险的背景下,发展具有气候适应性的水电项目的必要性。此外,会议还设有关于“灾害风险、冰冻圈与水资源研究”的学术专场,讨论了HKH地区冰冻圈和水资源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威胁,并探讨了制定稳健的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参加本次国际会议的有来自中国、英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和卢旺达等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

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及团队与ICIMOD团队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讨论了进一步交流与潜在合作的可能性。

了解更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nis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regions

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召开

Advan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我所陈发虎院士一行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在尼泊尔举办的国际会议并应邀访问尼泊尔主要科研机构


ICIMOD代表参加“一带一路”冰冻圈科学观测研究国际培训班

2024 年8月15-26日|中国甘肃省兰州、敦煌

8月15日至26日,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主办的 “一带一路”冰冻圈科学观测研究国际培训班在甘肃兰州举办。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蒙古国、埃及、约旦、伊拉克、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国际组织近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随后进行了野外教学实习,重点考察了俄博岭地区冻土退化现象、摆浪河21号冰川及敦煌风沙地貌等,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ICIMOD战略1组下属的冰冻圈与水风险管理(AAA)小组选派了遥感与地理信息分析师Finu Shrestha作为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

了解更多:“一带一路”冰冻圈科学观测研究国际培训班举办


云南大学的两名实习生加入 ICIMOD 开展实习

2024 年8月16日| ICIMOD总部

来自云南大学的汤慧玲和潘越通过喜马拉雅大学联盟(全称Himalayan University Consortium,简称HUC)赴ICIMOD,加入战略2组下属生态系统与景观恢复小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蝴蝶研究实习。


中国专家参加首届2024年HKH CryoHub年度交流会

2024 年8月29日| 尼泊尔加德满都

继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HKH CryoHub转型为科学网络的利益相关方咨询会后,首届HKH CryoHub年度交流会顺利召开。

本次交流会汇聚来自区域成员机构的代表、国际知名冰冻圈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学术界人士,旨在为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科学网络,并推动强有力的区域与国际合作。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功参会并作了相关报告。

了解更多:  Conference: The HKH CryoHub annual dialogue 2024

观看视频: Zhang Qianggong’s voice


ICIMOD代表出席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

2024 8月29日| 西藏拉萨

大会照片

科技部副部长龙腾、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罗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局长文亚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代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代表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活动。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发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负责人分别发布了任务层面的重大成果。发布会还启动了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

第二次青藏科考于2017年正式启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部的支持。新闻发布会暨论坛重点展示了科考的重大成果,并邀请了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的主要科学家,科技部、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中科院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媒体代表参与。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发布“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

此次会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通向2024年10月第二次青藏科考最终成果总结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

ICIMOD参会代表刘蓉昆参加了会议,并在活动期间,与第二次青藏科考西藏自治区政府官员、科学家以及ICIMOD的中国长期合作机构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了解更多: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显示: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整体趋好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在拉萨举行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布十大标志性进展成果

Scientific surveys valuable for safeguarding ecology on 'roof of the world


九月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合作伙伴草地研讨会

2024 年9月1-7日 | 中国四川红原县

喜马拉雅大学联盟(HUC)与草地管理干预组(隶属于ICIMOD战略小组2组生态系统和景观恢复的AAD组下属)携手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中国草原牧区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为迎接2026年“国际草地与牧民年” (全称International Year of Rangelands and Pastoralists,简称IYRP)做准备。

其中,“建立亚洲高原牧民网络,推动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管理韧性” 研讨会于2024年9月1日至7日在四川举行。该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亚洲高原草原牧区研究及实践推广工作,助力提升高寒牧区社区生活和社会发展水平。

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不丹、尼泊尔、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企业家共计28人共同探讨牧业发展,对阿坝州红原县的高原草畜生态系统完整性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参访。

参访期间,参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加工厂、四川红原菊乐牦牛乳业有限公司、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省红原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安曲基地等。

了解更多:

WORKSHOP ON: Developing a road map for an Asian Highland Pastoralist Network and for a working group on rangelandshttps://rmt.aba-news.com.cn/html/c3200/2024/09/07/1832258686162759682_share.html?t=1725682083735

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家专家学者赴红原县参访交流 

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家专家学者赴红原县参访交流 


ICIMOD技术团队参加第四届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论坛(FBAS)

2024 9 月 14-15 日 | 中国北京

ICIMOD区域信息服务(全称Reg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简称RIS)团队参加了2024年9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FBAS 2024)。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全称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Big Dat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简称CBAS)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办。

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数据论坛现场

论坛为期三天,主题为 “未来七年:大数据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变革行动”,还举办了“数字科学驱动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可持续发展空间观测论坛”“数字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青年行动”和“极地与高山:脆弱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挑战”等4场特别分会及39场平行分会。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与。自2021年起,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

ICIMOD RIS团队围绕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涉及SDGs 2、6、7、11、13、14、15)、全球伙伴关系构建、青年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ICIMOD目前正在实施CBAS–SDG 15 项目,并借此机会与战略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展示ICIMOD正在推进的战略2030、MTAP V 及新组织架构。

ICIMOD参与亮点:

  • RIS团队参会
专题会议:利用先进地球大数据技术提升HKH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RIS团队出席了9月6日至8日的FBAS 2024,论坛的核心目标包括:探索数字技术在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中的创新解决方案,分享解决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相关数据挑战的实践经验,并加速未来7年议程的落实进程。

  • “可持续发展数字科学”专题会议

比兰德拉·巴杰拉查亚代表 ICIMOD 参加了 9 月 9 日由 UNESCO 合办的专题会议 “可持续发展数字科学” 。 该会议围绕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科学挑战与创新以及数字化发展在 SDGs 中的科学解决方案展开了报告与讨论。

专题会议:利用先进地球大数据技术提升 HKH 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HKH 地区 SDGs 专题会议

9 月 8 日,专题会议 “利用先进地球大数据技术提升 HKH 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顺利举行。会议由比兰德拉·巴杰拉查亚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卢善龙共同主持。

在多个专题报告中,拉杰什·巴哈杜尔·塔帕作了题为 “HKH 地区土地覆盖监测进展” 的报告,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 《北京宣言 2024》发布

《北京宣言 2024》 在闭幕式上获得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宣言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包括共同开发开放数字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工具以实现包容性数据共享、通过强化国际网络提升全球合作,以及启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 SDGs 的大科学计划等。

  • 2024年NSFC-ICIMOD联合项目中期评估会(9月9日)

比兰德拉·巴杰拉查亚和苏迪普·普拉丹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ICIMOD联合项目的2024年中期评估研讨会。该项目聚焦典型丘陵地区环境-社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决策支持。

NSFC-ICIMOD联合项目中期评估研讨会

会上,相关团队展示了数字平台和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进展,并接受专家组的关键反馈意见。

了解更多: 第四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在京开幕促进世界稳步行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轨道 第四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在京开幕


ICIMOD参加2024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

2024 年9月14-15日 | 中国北京

ICIMOD “促进清洁空气行动” 领域协调员伯特兰·贝萨涅受清洁空气亚洲(Clean Air Asia)邀请,参加了2024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该论坛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并得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BRIGC)、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C40 城市气候领导小组(C40)的支持,由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院、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气候变化管理中心承办。

同时,本届论坛还作为第五届联合国“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平行活动之一,致力于倡导凝聚全球共识尽快行动。本次论坛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CIFTIS)期间举办,旨在推动全球大都市在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了解更多:  China reflects on a stunning reversal on air pollution

聚智创新 共谋绿色发展 2024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京举办


ICIMOD 总干事率代表团访问北京合作伙伴

2024 9月20–25日 | 中国北京

ICIMOD 代表团由总干事 白马·嘉措率领,于 2023年9月20日至25日 访问北京,旨在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并探索新的合作机会。代表团成员还包括战略3组-AAE组临时行动领域协调员 巴巴尔·汗,ICIMOD 中国联络人 易邵良。

访问期间,代表团出席了一场高级别会议,并与中国科学院领导层会面。此外,他们还拜访了生态环境部下属的重要研究和政策机构,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相关合作进行讨论。

ICIMOD访问亮点:

  • 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9月22日)

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主办。会议以“理实融通 开放创新 推动智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主论坛、平行圆桌会和平行专题会议组成。

ICIMOD 总干事白马·嘉措受邀担任主旨演讲嘉宾,并发表题为 “ICIMOD、中国与喜马拉雅-兴都库什地区(ICIMOD, China, and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的演讲,重点介绍 ICIMOD 在应对区域与全球环境挑战方面的工作和贡献。

了解更多:

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理实融通 开放创新 推动智库高质量发展-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与重要合作伙伴会谈(9月23-24日)
合影:ICIMOD-CNICIMOD团队与 FECO

ICIMOD代表团与多家中与中国重点合作伙伴机构进行了会谈,包括:

A.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AES)

B.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ECO)

C.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

合影:ICIMOD-CNICIMOD团队与 NCSC

这些机构均为环境与气候政策研究智库,负责为中国生态环境部提供政策建议,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国际合作方面开展研究。ICIMOD 希望探索与中国生态环境部及其下属机构的合作机会,以推动生态环境和气候行动。

  • 与中国科学院(CAS)及 CNICIMOD 交流

访问期间,ICIMOD 代表团还会见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孙辉,并与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国际山地中委会下设秘书处(CNICIMOD )进行了会谈。双方就现有合作项目和未来合作计划进行了探讨。

此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了 ICIMOD 与中国伙伴机构的合作关系,推动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共同应对环境挑战,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了解更多: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白马·嘉措总干事一行到我院开展交流座谈


十月

五位中国专家参加 ICIMOD 气候适应型农业国际会议

2024 年10月1-3日 | ICIMOD 总部、生态山地实验室

五位中国专家受邀参加了 ICIMOD 国际会议,主题为“喜马拉雅-兴都库什地区可持续粮食系统的气候适应型农业”。会议在 ICIMOD 总部及其生态山地实验室(全称Living Mountain Lab, 简称 LML) 举办,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气候适应型农业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粮食体系建设。

ICIMOD 与 尼泊尔政府及绿色韧性农业生产生态系统(GRAPE)项目合作,于10 月 1-3 日 召开本次国际会议。会议汇聚了来自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多方利益相关者,旨在推动跨区域交流,分享气候适应型最佳实践、解决方案、方法和政策,以促进山区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 HKH 地区。

会议还致力于深化对气候适应型农业解决方案的研究,并加强区域合作,以促进这些解决方案的更广泛应用,实现山区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参会者包括研究人员、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专家、从业者、学者、政策制定者及其他相关利益方。

来自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五位专家受邀参会,并就相关议题发表了专题报告。

了解更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4: Climate-resilient agriculture for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HUC 加强与中国 HKH 地区高校的合作

2024 年10月20-22日 | 中国武汉

ICIMOD与挪威科技大学、挪威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和加德满都大学合作,并参加了由武汉大学主办的国际喜马拉雅水电发展研讨会。

会议期间,喜马拉雅大学联盟(HUC)介绍了喜马拉雅水电项目导师计划的最新进展。该计划旨在提升学术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为30名即将毕业的青年提供必要技能,助力他们顺利融入区域劳动力市场,拓展就业机会。

了解更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malaya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Successfully Held in Wuhan


HUC 可持续山地聚落专题工作组首次会议和考察

2024年10月25-29日 | 中国云南

在武汉研讨会之后,HUC 新成立的可持续山地聚落专题工作组于10月25-29日在云南大学举办了首次会议及联合学习考察活动。

来自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泊尔、缅甸和巴基斯坦的9所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并交流经验,强调乡村振兴与山地聚落可持续发展对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的重要作用。


《澎湃新闻》头版报道喜马拉雅-兴都库什地区冰冻圈危机

2024年10 月 30 日| ICIMOD

上海知名新闻媒体《澎湃新闻》(每日读者达4.37亿)近日在头版刊登专题报道,聚焦喜马拉雅-兴都库什(HKH)地区的冰冻圈危机。

该报道以《“亚洲水塔”留不住水了?》为题,基于ICIMOD 2023年发布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水、冰、社会与生态系统》,简称HIWISE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迄今最精确评估亚洲高山冰冻圈变化的研究,并首次系统描绘了其对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及社会的影响。

报道还引用了ICIMOD高级气候专家Arun Bhakta Shrestha和高级水资源专家Mandira Singh Shrestha的观点,探讨了近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自然灾害,包括尼泊尔的洪水及冰湖溃决洪水(GLOFs)。

此外,文章深入分析了“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并引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青藏高原正变得更暖、更湿、更绿。

该报道已收录于《临界点》月刊,这是中国首本专注于气候变化的数字杂志。


ICIMOD 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6)并会见中国代表团

202410月28日| 哥伦比亚卡利

ICIMOD代表团成员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6) 于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ICIMOD的战略2组和3组团队积极参会,倡导山地议题,推动全球对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政策承诺。此次会议展现了ICIMOD跨团队合作的成效,成功提升了该地区相关议题的国际关注度。

ICIMOD代表团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占军会面、交流

同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占军率团在哥伦比亚卡利参会期间,会见了ICIMOD代表团,就推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事宜进行交流讨论。

了解更多:

直击COP16 | (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进行合作交流


五名中国专家代表参加 ICIMOD 多重灾害风险区域研讨会

202410月23-27日 | ICIMOD 总部

五名中国代表参加了ICIMOD 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举办的多重灾害风险区域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区域成员国(RMC)建模专家合作,共同创新并开发适用于 HKH 地区的多重灾害风险评估(MHRA)方法;识别当前多重灾害建模的挑战,推动协作解决方案;共享知识、工具和经验,优化 ICIMOD 在 HKH 地区的 MHRA 框架。

其中,来自其中包括一名来自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专家,以及四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的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

了解更多:

Regional Workshop on Multi-Hazard Risk Modelling: Integrating Modelling, Visualization and 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 multi-hazard risks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s


两名中国学员参加为期14天的综合流域管理区域研讨会培训

2024年9月25日-10月9日| ICIMOD总部

2024年度综合流域管理(IRBM)培训于2024年9月25日至10月9日举行,重点关注青年和女性领导力,强调其在推动创新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该项目融合对性别平等、残疾人士权益及社会包容(GEDSI)等考量,并邀请区域及国际专家进行授课。学员们探讨了相关理论框架,实地考察尼泊尔的科西河流域,并参与前往湄公河次区域的跨流域交流活动。培训采用多种互动学习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小组活动、游戏及讨论,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体验。

两名中国青年女性科学家参加了此次培训,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张炳华,以及来自云南大学的王夏林。

了解更多: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Multi-scale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十一月

ICIMOD 参加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际山地论坛

2024年11月11-15日 | 中国成都

11月11日至15日,2024年国际山地论坛(International Mountain Forum)在成都举行。结合山地灾害与风险管理、山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从观测到模拟、数字山地与未来、区域科学政策对话等主题,论坛设置了10个平行论坛,从多维角度探讨了山区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科学问题,并开展了87个学术报告,为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借鉴。同时,还设置了山地表生过程与灾害防治、山地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2个研究生论坛,邀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读研究生分享了61个学术报告。

此次论坛得到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支持,由成都山地所、CNICIMOD、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山地灾害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南亚)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科研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了解更多: 2024年国际山地论坛在成都举行

 2024年国际山地论坛在成都举行

Call for Proposals by CAS and ICIMOD: 2024 International Mountain Forum

在国际山地论坛期间,共举办了三场与 ICIMOD 相关的专题会议,包括:

A) 科学政策对话(Science Policy Dialogue)

本次科学-政策对话与来自中国及其周边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的参会者分享并讨论了多项关于中国和“第三极”相关研究的关键发现。来自中国主要科研机构、政策部门及智库的知名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们分享了在中国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经验。

此外,本次会议探讨并交流了关于“第三极”地区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冰冻圈、生物多样性、空气污染、灾害风险及社会变化等环境与社会变迁议题。

ICIMOD副总干事伊莎贝拉·科齐尔(Izabella Koziell)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闭幕致辞。此次对话达成了一系列未来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推进合作开展科学与技术活动的建议。

B) 第五届上印度河流域网络(UIBN)年度区域会议

ICIMOD作为上印度河流域网络(全称Upper Indus Basin Networks,简称UIBN)的秘书处,与UIBN中国分会合作,于2024年11月13日至15日组织召开了第五届上印度河流域网络年度区域会议(RUAM),并于11月12日率先举行了第九届区域战略委员会(RSC)会议。

本届RUAM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举办作者研讨会,以制定和起草《印度河流域评估报告》的章节主题。该报告将概述流域在水文、灾害风险、资源开发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现状,以推动流域整体管理和合作。这两次会议与2024年11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成都召开的国际山地论坛同期举行,旨在突出UIBN的工作。

在作者研讨会上,UIBN成员起草了关键研究问题,并完善了《印度河流域评估报告》的章节主题。研讨会确定了七个主要章节,提出了牵头作者,并强调了协作的重要性。值得强调的是,来自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女性科学家在构建章节结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C) 冰冻圈灾害研讨会及合作伙伴研讨会:标准化冰冻圈监测指南

该研讨会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上印度河流域水-质量动力学与冰川灾害耦合过程”的一部分,旨在深入探讨冰冻圈动力学及其对上印度河流域水流和物质流动过程的影响。研讨会面向学生、初级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重点提升对冰冻圈灾害,如冰川湖泊溃决(GLOF)、冰川涌动和泥石流,及其在中巴经济走廊(CPEC)沿线风险的理解。与会者参与了冰冻圈监测技术的实操练习,包括现场仪器的安装与操作,帮助他们掌握该地区基于地面研究和监测的实用技能。


此次会议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协办,重点审查和完善在巴基斯坦首次咨询会议上审阅的指导方针草案。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旨在收集反馈、分享最佳实践,并讨论现有的方法论和指导方针。


COP29

202411月11-25日 | 阿塞拜疆巴库

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FCCC COP 29)于11月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为期两周的全球会议汇聚了各国元首、气候专家、政治领导人、青年代表和民间社会人士,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紧迫挑战。

ICIMOD在过去与COP会议的参与基础上,为在全球气候峰会上发挥战略性和影响力做好了准备。在COP 28,山地问题首次被纳入议程,并在SBSTA 60上举行了首场关于山地与气候变化的专家对话后,COP29为在谈判中加深对山地气候优先事项的关注提供了战略性机遇。ICIMOD还促进了高层对话,以推动为印度河-喜马拉雅地区的区域成员国提供倡议与支持。

了解更多:ICIMOD at the UNFCCC COP29: BAKU

ICIMOD在COP29与中国互动的相关亮点:

A) 为世界未来的青年行动

2024年11月11日 | COP29 中国角

ICIMOD总干事白马·嘉措(Pema Gyamtsho)致开幕词

在COP29中国角的活动中,ICIMOD总干事白马·嘉措(Pema Gyamtsho)受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部宣教中心和极地未来的邀请,发表了开幕词。他向来自全球的青年代表、学者、政策制定者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发表了讲话。

ICIMOD代表苏丝米塔·昆瓦尔(Sushmita Kunwar)参与《行动呼吁》的发布

绿色和平组织分享了由青年主导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励志故事,并呼吁全球青年与来自德国、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家的同辈携手合作。ICIMOD传播官员苏丝米塔·昆瓦尔(Sushmita Kunwar)代表ICIMOD参与了《行动呼吁》的发布。

了解更多: COP29“青年行动 世界未来” 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行

B)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环境部长会议

2024年11月12日 | COP29 中国角

在COP29第二天,来自地球海拔最高冰冻圈地区的八个ICIMOD成员国中的六个国家的部长及代表团团长齐聚一堂,参加了由不丹首相策林·托杰(Tshering Tobgay)主持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环境部长会议。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左)参会

此次会议出席嘉宾包括:尼泊尔森林与环境部部长艾因·巴哈杜尔·沙希·塔库里(Ain Bahadur Shahi Thakuri);巴基斯坦总理气候变化总协调员罗米娜·库尔希德·阿拉姆(Romina Khursheed Alam);孟加拉国政府环境、气候变化和森林部秘书法里娜·艾哈迈德(Farhina Ahmad);印度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联合秘书纳雷什·帕尔·甘格瓦尔(Naresh Pal Gangwar);不丹能源和自然资源部秘书卡玛·策林(Karma Tshering);以及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

此外,吉尔吉斯斯坦山地问题特别代表、北极理事会高级官员主席迪娜拉·凯梅洛娃(Dinara Kemelova),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洲开发银行(ADB)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重要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鉴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国家所面临问题的跨境性质,迫切需要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并建立协调一致的区域机制。

了解更多: The Leaders of HKH Countries Pledge to Strengthen Ties to Tackle Climate Crisis in Mountains

C) 共同迈向国际冰川保护年

2024年11 月 13 日 | COP29 冰冻圈馆

本次活动由国际冰冻圈气候倡议(ICCI)和极地未来邀请举办,聚焦冰川融化的现实,强调了采取行动的紧迫性。

在迎接2025年“国际冰川保护年”之际,ICIMOD总干事白马·嘉措(Pema Gyamtsho)表示,ICIMOD将继续致力于支持各山地国家,倡导立即保护冰冻圈,以确保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的可持续未来。

了解更多: 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冰川的命运时刻|COP29“迈向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边会回顾

D) 积极防范气候风险,建设低碳韧性城市

2024年11月19日 | COP29 中国角

此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主办,邀请了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外城市代表,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及风险防范的影响,分享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交流国内外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经验,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进展。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左)亲切会见ICIMOD副总干事伊莎贝拉·科兹耶尔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副总干事伊莎贝拉·科兹耶尔(Izabella Koziell)发表了题为“Hindu Kush Himalaya: A global asset in climate crises”的主旨演讲,并在会后会见了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E) 冰川融化,风险上升: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冰冻圈的变化

2024年11月21日 | 冰冻圈馆

本次会议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主办,汇聚了来自ICIMOD区域成员国的专家,共同讨论应对这些变化和风险的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方法。讨论重点围绕加强韧性、风险管理、提升预警系统以及促进跨境数据共享,以保护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

左一:Sher Muhammad,ICIMOD遥感专家;左二:董文杰未来地球中国中心全球中心主任;左三:姜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右二:Muhammad Arif Goheer,巴基斯坦全球变化影响研究中心(GCISC)执行主任; 右一:Tshering Dhendup,不丹能源与自然资源部政策与规划司司长

来自中国的参会人员包括未来地球中国中心全球中心(Future Earth)主任董文杰,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姜彤和苏布达,他们参与了讨论。

了解更多:

Melting ICE, Rising Risks: The Changing Cryosphere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商务部培训讲师团队携特里布万大学师生来访交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腾讯基金来访

2024年11 月 29 日 | ICIMOD 总部

合影:培训班师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腾讯基金和ICIMOD中国职工

姜彤教授代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的代表团访问ICIMOD总部进行知识分享。此次访问标志着“尼泊尔冰川水文气象研究能力建设海外培训课程”圆满结束,该项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商务部共同支持。

在访问期间,师生们与ICIMOD总干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代表以及腾讯基金会代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姜彤教授近期参加了由ICIMOD主办的COP29巴库会议,并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冰峰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与ICIMOD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了解更多:

Facebook

LinkedIn


十二月

中方专家参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减灾知识中心成立
2024年12月9-10日 | ICIMOD总部

在柯西河减灾知识中心(全称The Koshi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Knowledge Hub,简称KDKH)的成功基础上,ICIMOD的减灾倡议启动了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减灾知识中心(全称The HKH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Knowledge Hub,简称HDKH),旨在促进区域合作,开展水灾管理。

HKH DRR Hub: Building a safer HKH through Early Warnings for All on, 9-10 December 2024 at ICIMOD Headquarters, Nepal. Photo: 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

HDKH的目标是促进基于科学的决策,加强科学-政策-实践的接口,提供跨境政策建议,并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此次活动汇聚了专家,讨论了灾害风险知识、灾害监测、预警沟通和应急准备,同时关注可持续性、社区参与和区域挑战。主要成果包括启动HDKH、建立治理机制、评估区域的全民预警(简称EW4All)状态,并制定全民预警路线图。

HKH DRR Hub: Building a safer HKH through Early Warnings for All on, 9-10 December 2024 at ICIMOD Headquarters, Nepal. Photo: 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

来自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专家参与了此次活动。

了解更多: HKH DRR Hub: Building a safer HKH through early warnings for all


ICIMOD总干事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座谈

2024年12月9日 | ICIMOD总部

HDKH启动活动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主任范宣梅和副主任戴可人代领下,与ICIMOD总干事白马·嘉措及ICIMOD战略1组行动领域A团队进行会谈。讨论的重点是推动减灾科学与技术的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并推动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地区的知识交流与能力建设。

了解更多出访交流丨范宣梅研究员带队赴尼泊尔,共谋区域减灾新蓝图!


第48届SANDEE研究与培训研讨会

2024年12月13-16日 | 尼泊尔那加阔特

作为南亚发展与环境经济网络(全称The South Asian Network for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简称SANDEE) 推动研究能力建设和学术领导力发展的重要举措,SANDEE于12月13日至16日在尼泊尔那加阔特举办了第48届半年期研究与培训研讨会。

SANDEE-ICIMOD Karl-Göran Mäler Memorial Lecture. Photo: Jitendra Raj Bajracharya/ICIMOD.

在此次活动中,来自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助理研究员黎秋杉因研究提案成功入围资助,受邀参会。此外,中国职工易邵良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了解更多:

SANDEE RnT workshop: 48th biannu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workshop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